“位卑未敢忘憂國”。祖國蒙難,牽動每一位愛國赤子之心,很多優(yōu)秀的熱血青年舍棄繁華舒適的生活環(huán)境,投身于抗戰(zhàn)事業(yè),將自己的財富、青春、才干甚至生命,獻給了祖國的解放事業(yè)。
◎延安寶塔山
出生于新加坡的謝賓元,做過8年機工,學會了一手好技術,他和弟弟每月薪水90元,當時在新加坡的生活相當于中上水平,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小康日子。1939年5月,馬來西亞共產(chǎn)黨委派謝賓元等人運送一批抗日援助物資回國。當時國內(nèi)戰(zhàn)火紛飛,運送物資回國路途遙遠,而且一旦回國很難再返回新加坡。但由于救國心切,他背著家人,秘密做好回國的一切準備,拜托知心好友在他走后的第二天,才將此消息告知他的弟弟,囑咐其弟“我救國,你養(yǎng)家”。臨行之日,他已出嫁的姐姐得知消息,匆匆趕來阻攔,但謝賓元已登上啟程的輪船,姐弟倆只好隔水招手告別。
到達西安交清物資后,他又克服重重困難,步行來到山西。在八路軍梁溝兵工廠,他克服氣候不適、風俗不同、語言不通、飲食不慣等種種不利條件,與同志們同甘共苦,一起投入到廢寢忘食的緊張勞動,為兵工廠做出了很多創(chuàng)新,成為人民兵工戰(zhàn)線上的普通一兵。
◎愛國志士奔赴延安
無獨有偶,出身知識分子的鄭漢濤,從北平大學畢業(yè)后,在上海華新長城機械廠做工務主任。1939年離別家鄉(xiāng)時,來不及與親人告別,托人給他父親捎去一張紙條,上面寫著:“欲知你兒去何方,掀開水滸第一章”(注:《水滸傳》(彩圖注音版)第一章標題是“王教頭私走延安府,??”)。然后,他輾轉(zhuǎn)來到延安,又跋山涉水,從延安步行到晉東南的八路軍兵工廠。歷任八路軍總部工程處處長、華北兵工局局長等職,把自己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,貢獻給了人民兵工事業(yè)。